二、安全閥銘牌上應載明的內(nèi)容
在安全閥銘牌上或者安全閥外表面至少有以下內(nèi)容的明顯標志:安全閥制造許可證編號及標志,制造單位名稱,安全閥結構類型,制造日期及其產(chǎn)品編號,公稱壓力(壓力級),公稱通徑,流道直徑或者流道面積,整定壓力,閥體材料,額定排量系數(shù)或者對某一流體保證的額定排量,銘牌應當用耐腐蝕材料制造,而且必須牢固固定在閥體或者閥蓋外表面。
三、安全閥常見的故障及消除方法
安全閥故障主要是由于設計、制造、選擇或使用不當造成的。這些故障如不及時消除,就會影響安全閥的功效和壽命,甚至不能起到安全保護作用。從事使用中的安全閥的運行維護、拆卸檢驗、檢驗工作的人員應當取得《特種設備作業(yè)人員證》。常見的故障及消除方法如下:
(一)泄漏。在設備正常工作壓力下,閥瓣與閥座密封面之間發(fā)生超過允許程度的滲漏,其原因是閥瓣與閥座密封向之間有臟物,可使用提升扳手將閥開啟幾次,把臟物沖去。密封面損傷,應根據(jù)損傷程度采用研磨或車削后研磨的方法加以修復。閥桿彎曲、傾斜或杠桿與支點偏斜,使閥芯與閥瓣錯位,應重新裝配或更換。彈簧彈性降低或失去彈性,應采取更換彈簧、重新調(diào)整開啟壓力等措施。
(二)到規(guī)定壓力時不開啟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:
定壓不準。應重新調(diào)整彈簧的壓縮量或重錘的位置。
閥瓣與閥座粘住。應定期對安全閥作手動排放。
杠桿式安全閥的杠桿被卡住或重錘被移動。應重新調(diào)整重錘位置并使杠桿運動自動。
(三)不到規(guī)定壓力開啟。主要原因是定壓不準,彈簧老化,彈力下降,應適應旋緊調(diào)整閥桿或更換彈簧。
(四)排放后壓力繼續(xù)上升。這主要是因為選用的安全閥排量小于設備的安全泄放量,應重新選用合適的安全閥。閥桿中線不正或彈簧生銹,使閥瓣不能開到應有的高度,應重新裝配閥桿或更換彈簧。排氣管截面不夠,應采取符合安全排放面積的排氣管。
(五)閥瓣頻跳或振動。主要是由于彈簧剛度太大,應改用剛度適當?shù)膹椈?。調(diào)節(jié)圈調(diào)整不當,使用座壓力過高,應重新調(diào)整調(diào)節(jié)圈位置。排放管道阻力過大,造成過大的排放背壓。
(六)排放后閥瓣不回座。這主要是彈簧彎曲,閥桿、閥瓣安裝位置不正或被卡住造成的,應重新裝配。
四、做好安全閥的維護和檢查工作
要使安全閥動作靈敏、可靠和密封性能良好,必須在鍋爐、壓力容器、壓力管道的運行過程中加強維護和檢查。
(一)要經(jīng)常保持安全閥的清潔,防止閥體彈簧等被油垢臟物填滿或被腐蝕,防止安全閥排放管被油污或其他異物堵塞。經(jīng)常檢查鉛封是否完好,防止杠桿式安全閥的重錘松動或被移動,防止隨意擰動。